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6044.“这些人本是牧羊的人”表他们引向良善。这从“牧羊的人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牧羊的人”是指那些引向良善的人(参看343, 3795, 5201节)。因为牧羊的人,或牧人是进行教导和引导的人,而“羊群”是被教导和引导的人。但就内义而言,所表示的是引向良善的真理,此处“这些人本是牧羊的人”所指的以色列的儿子们代表属灵真理(6040节);此外,存在于那些教导之人当中的真理就是那进行教导的。前面已说明,信,即信之本质,引向良善,即仁之本质。这一点从以下事实也明显可知:每一个事物都与一个目的有关,并关注这个目的,凡不关注一个目的的事物都不可能持续存在。因为若不是为了一个目的;主从不创造任何事物。这是千真万确的,以至于可以说目的是一切受造物中的全部。一切受造物都存在于这种秩序中。正如目的从那首先者通过居间物或方法关注最后之物,最后之物里面的目的也关注那首先者里面的目的。这就是事物联结的方式。就其最初源头而言,目的本身无非是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,因而是主自己。这也是为何在圣言中,祂被称为“首先的和末后的”、“阿拉法和俄梅戛”(以赛亚书41:4; 44:6; 48:12;启示录1:8,11,17;2:8;21:6;22:13)。
既然如此,那么属于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必要与一个目的有关,并关注这个目的。但凡有点理性的人都能看出,一个人所拥有的记忆知识都视真理为它们的目的,而真理则视良善为它们的目的,良善视主为它们最后和最初的目的,出于真理关注主时是最后目的,出于良善关注主时是最初目的。这就是教会所拥有的真理的情形,即它们引向良善,这一点由“这些人本是牧羊的人”,以及下文“因为他们是养牲畜的人”来表示。
6208.有相当多的人具有遗传的属世良善,他们因此而以向他人行善为快乐。但是,他们并没有从圣言、教会的教义,或他们的宗教信仰接受行善的原则,故无法被赋予任何良知,因为良知并非来自属世或遗传的良善,而是来自关于真理与良善的教义和照之的生活。当这种人进入来世时,他们惊讶地发现,他们没有被接入天堂。他们说,他们一直过着良善的生活;但被告知,来自属世或遗传意向的良善生活不是一种良善生活;相反,良善的生活出自关于良善与真理的教义和基于教义的生活。他们被告知,通过这些教义和生活,人们拥有铭刻在他们身上的关于真理与良善的原则,并接受一种良知;良知就是天堂所流入的那个层面。为叫这些人知道这是事实,他们被送到各种不同的社群,在那里仅仅通过推理和由此产生的谬念,即:邪恶是良善,良善是邪恶,就受到迷惑,陷入各种邪恶。他们就这样在所到之处被这些论据左右,像风中的稻草那样被卷走。因为他们缺乏原则,没有天使能进入其中运作,把他们引离邪恶的那个层面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